? ? ? ?
豬場生物安全包括堵截病原體進入豬場、堵截豬場內病原體擴散到豬場外、防止病原體在豬場內部擴散和交叉污染、防止豬機體中常在病原體誘發為致病性等。冬季,特別是春節前后,往往是豬場疫病高發期,尤其在當前疫病比較復雜的情況下,需要豬場高度重視。
1寒冬季節的特殊性
低溫易造成豬的冷應激和免疫力下降,導致豬只生長緩慢、繁殖力下降、疾病多發;低溫有利于病毒的生存和復制,而低溫是影響大部分消毒劑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消毒劑選擇不當或消毒方式不妥,不僅影響消毒效果,而且費錢費力費時。
在低溫條件下,豬群的維持需要增加,常規飼養管理措施和營養方案將影響豬群的生長性能和種豬的繁殖性能;水溫低導致胃腸道內消化酶的活性降低,易引起消化不良;水溫低導致仔豬不愿喝水,繼而導致采食量降低;水溫低,需要飼料提供的熱量來加熱水,引起飼料報酬下降;豬場為了保溫,常采用關閉門窗、減少通風量、增加飼養密度等措施,從而導致豬舍內有害氣體濃度高,濕度變大,豬群黏膜屏障易破壞,病原菌易入侵,易誘發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冬季,鼠類的野外食物減少,老鼠進入豬場偷食的可能性加大,增加了疫病傳播的幾率;冬季風沙大,通過空氣傳播的豬流行性腹瀉(PED)、口蹄疫(FMD)等疫病的發生幾率增加;天氣寒冷,員工應付洗澡的情況容易發生;春節前后,人員、車輛、物資流動頻繁,豬場員工購置物品的種類與頻次增多,疫病風險加大;到了年關,某些豬場員工思想麻痹、心態放松、工作懈怠,生物安全措施執行不到位。
2豬場寒冬季節的應對措施
2.1加強飼養管理,給豬群提供適宜的環境
修繕豬舍,檢查門簾,防止賊風侵襲;檢修供暖設施,保證保溫設備運行正常;靠近豬舍進出口處的幾個豬欄溫差變化大,要設置防風圍檔或在豬舍進出口處設置緩沖區;重視漏縫地板下的穿堂風對豬的冷刺激;采用垂直通風模式或安裝新風系統,及時排出污濁空氣,既保持空氣清新,又不影響保溫。
加強水線檢修,既防止水線結冰而使水管破裂或供水不暢,又避免因漏水而使豬舍潮濕;及時清理糞污,盡量減少用水沖洗豬舍,以降低豬舍濕度,減少有害氣體濃度;豬舍內多用干粉消毒劑消毒、少用或不用潑灑、噴灑等消毒方式,優質干粉消毒劑具有快速吸濕、吸附有害氣體、殺菌、減少應激等作用。
盡可能給母豬、仔豬和保育豬飲用20~25℃的溫水,可以減少冷應激,大大降低腹瀉的發生率,而且可以提高飲水量,進而提高采食量和飼料報酬;在飲水中添加電解質、葡萄糖、氨基酸、多維等,降低冷應激和腹瀉的發生率。
2.2加強生物安全,減少豬舍內病原體載量
盡量減少物資采購和售豬的頻次,雨天和大風天氣盡量不賣豬和采購物資;年前備足生產物資和生活物資,盡量做到春節期間的封場管理,既減少疫病傳播,又可以避免因雨雪天氣或疫情或其他因素造成的運輸問題;春節前對生物安全的硬件與軟件進行全面排查,對豬場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摸排,研判豬場風險等級,發現問題及時完善;車輛、環境等使用對溫度影響小的消毒劑(如“抗凍消-30”)消毒,飲水使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劑消毒(如酸化劑、發酵液、次氯酸、過硫酸氫鉀);盡量減少或不采用帶豬消毒方式;加強滅鼠,防止野狗野貓竄入豬場;提高淋浴房的舒適度,提高沐浴用品的品質,使員工愿意洗澡、樂于洗澡,以保證洗澡時間達到要求;加強對外賣和快遞的監管,所有外賣和快遞都需經豬場生物安全員檢查合格并拆除外包裝、消毒后進場,嚴禁任何肉制品進場;加強對員工的呵護和關愛,強化員工生物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強化針對豬流行性腹瀉、口蹄疫、非洲豬瘟、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等冬季高發性疾病的保健或免疫。
2.3加強健康管理,提高豬群感染閾值
提高豬群健康度,對疫病防控、提高生長性能和經濟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豬群進行全面的“體檢”(包括飲食情況、生長性能、繁殖性能、發病率、死亡率、病原和抗體檢測、生理生化指標檢測等),針對問題采取相應措施;適當提高飼料營養水平,滿足冬季豬群生存需要、生長需要、繁殖需要、免疫需要和抗病需要;使用優質生物發酵飼料,提高腸道屏障功能,減少糞便產生量,減少氨氣等有害氣體的濃度,保護黏膜屏障,提高免疫力,降低發病率;應激發生前后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抗應激添加劑(如“元動利”、“常安舒”),減少生產應激和環境應激的產生;飼料或飲水中添加優質中藥制劑(如“健抗力”、“克獨先”),解除免疫抑制,提升豬群肝腎功能和健康度。
總之,豬場應該結合寒冬季節特殊的氣候特點和本場實際,制定符合場情的營養方案、環控方案、生物安全方案、管理方案、免疫方案、驅蟲方案、預警方案,開展應急演練,重視方案的執行力與執行效果,確保安全越冬、開心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