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月14日,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和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發布了《2022年全國飼料工業發展概況》,其中多項數據創歷史新高。
全國工業飼料產量首次突破3億噸
從飼料工業協會公布的官方數據我們可以看出,2005年我國飼料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十年后也就是2015年突破了2億噸,時隔7年,總產量突破3億噸,我國飼料集約化、規模化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即使是非瘟后豬料下降的2019年,由于禽料尤其是肉禽料的補充,總體產量也保持了每年增長的態勢。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30223.4萬噸,比上年增長3.0%。
分品種看,豬飼料產量13597.5萬噸,增長4.0%;肉禽飼料產量8925.4萬噸,增長0.2%;反芻動物飼料產量1616.8萬噸,增長9.2%;水產飼料產量2525.7萬噸,增長10.2%;寵物飼料產量123.7萬噸,增長9.5%;其他飼料產量223.3萬噸,下降7.2%。從歷年數據來看,水產、反芻和寵物料產量創歷史新高。
事實證明,2022年新冠疫情、行情等多方面因素對產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豬飼料4%的增速、總產量達到1616.8萬噸,仍然展現了行業的前景。2023經濟復蘇,未來可期。按照當前生豬養殖高速發展的勢頭,不難預測,2023年豬飼料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速,前景依然廣闊。
播恩集團自成立以來,就專注于配合飼料、濃縮飼料、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在生物飼料、教槽料、預混料、母豬料以及蛋雞料等細分市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特別是在當前豬價低迷的情況下,播恩集團通過科技創新能夠幫助客戶降低造肉成本(飼料成本),從而助力養殖戶應對豬價周期性下跌的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
而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播恩集團對于企業“自主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重視。播恩集團十分重視“科技創新”工作,視“科技創新”為企業的命根子,并從應用研究、基礎研究、平臺搭建以及人才建設四個方面來加強企業“自主科技創新能力”的建設。
在播恩集團的發展歷程中,科技創新無時不在,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起到了企業發展助推器的關鍵作用。播恩集團成立十余年來,憑借持之以恒收獲了豐碩的“科技創新”成果:公司在生物發酵飼料、預混合飼料、配合飼料等方面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完成了數十個項目研究工作、一系列新產品的升級開發;承擔了科技助力經濟重點專項項目《豬雞低蛋白飼料精準配制技術集成與應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微生物發酵飼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項目。播恩現擁有百余項專利,創立了OEN、播恩雙酸、SFF技術等多項具有領先優勢的科研成果和產品。
未來,播恩,堅持將以生物技術為依托。把生物技術和農牧食品行業高度融合,努力把播恩創建為世界一流的農牧食品企業。